“水老虎”大量横行于三峡坝区,凶猛无比!专家:建议不要干涉!
发布日期: 2023-08-13 03:24:06 来源: 脑洞馆长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百兽之王”,人们大多会想起陆地上的狮子,老虎;海中的鲸,鲨,以及空中的猛禽。

这些物种在动物生态体系中各自处于金字塔尖的位置,同样也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图】

由于目前人类的食物来源同自然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对于生态平衡的保护,即保护我们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

不过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何时应该人为的采取干预,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以当“水老虎”来袭的时候,一些声音对于生态的忧心似乎也就能够理解了。

而“三峡‘水老虎’大量出现”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许多人都在质疑,这种食肉性鱼类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吗?

长江三峡的生态系统变迁

长江作为我国文明的孕育水域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南方各地离不开的水资源供给源头,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担负着水利运输的重要职责。

长江主体以及其数以千计的干流支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也孕育出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独特文明。

1994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修建,截止2009年全线竣工这个我国境内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前后整整花费了15年的时间。

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以每年通过发电超上万亿千万时的成绩,极大地缓解了包括我国中东部地区,如两湖,江浙一带的用电窘境;

更依靠着先进的蓄水功能,使原本持水量不足的部分航线,可以提供万吨级货船通行的条件。如川江往川渝地区的部分支流,就依靠这一优势增加了运输效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地区时常发生水涝灾害,每一次都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治理,但收效有限。

三峡工程从根本上缓解了这一难题,震惊中外的巨大蓄水排水功能不但给附近流域的荆江提供了抵御百年一遇级别洪水的底气。

对于上游排水的调节,也为开发下游河流和湖泊的人工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洞庭湖已经不必成为疏导水患的最后希望,而是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新的作用。

不过无论三峡工程开工前,还是在建成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人类对于环境的开发影响到了生态平衡,并且举出了各种各样的例子。

比如在三峡蓄水的水库中,如今各种鱼类已经有“泛滥之势”。由于目前三峡水库中严禁人类捕食水产品,淡水鱼越来越多,越长越大的势头仍将持续。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鲢鳙,草鱼等常见鱼类外,一些钓友还惊奇的发现水库中俨然存在大量的“水老虎”,就这样“水老虎”会吃光水库中其他鱼的说法也流行开来。

那么所谓的“水老虎”究竟是什么?它对于自然的危害是否如人们所说的那么大呢?

“水老虎”是什么

人们口中的“水老虎”学名鳡鱼,民间也叫它们黄钻或者黄颊鱼,是一种掠食性鱼类。何为“掠食性”,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即是一种掠夺其他鱼类生存空间的鱼类。

鳡鱼的外形细长如梭状,体侧扁平腹部圆润,由于两侧泛黄而得名。同身体的长宽相比,鳡鱼嘴的部分较其他鱼类更大,这也为其撕咬和咀嚼提供了便利。

在鳡鱼的口中,还生长着骨质下颚和锋利的牙齿,结合自身快速的游动速度,鳡鱼确实无愧于“水中老虎”的绰号。

一旦有鱼类被它盯上,鳡鱼会凭借速度对猎物紧追不舍,并使用咬合力惊人的牙齿将对方撕碎。然而谈到鳡鱼对于第一个地方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破坏还远不止此。

首先鳡鱼是肉食性动物,且其喜欢的生长环境温度跨度巨大:从北方的十几度到南方的三十度水域中,鳡鱼都可以顺利产卵孵化。

而且鳡鱼天生成长速度惊人,在正常的食物摄入条件下,出生仅两年的鳡鱼就可以轻易的达到5公斤重量,按照这个势头成长为成熟体的鳡鱼重量将达到20公斤以上。

如果在一个水域中鳡鱼没有天敌的话,那么随着大部分的鱼类被鳡鱼消灭,这一种群中最大的个体可能会达到体长超两米,重量过百斤的巨大尺寸。

想象一下,即使一个成年人在水中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遇见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同样可能会十分危险。也难怪人们喜欢用“老虎”来形容它们,水中巨型鳡鱼的威胁确实难以估量。

加上这种鱼类生性凶残,为了生存鳡鱼在幼体时期,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的情况下,种群内部将会开始内斗和厮杀。

这种残酷的举动,无疑间接的淘汰了其中较弱的个体,也在无形中给予了最终胜利者以锤炼。由此可见自然界的王者们,大多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固有法则。

如今看着水库里面种群日益壮大,对其他鱼类产生巨大威胁的鳡鱼,人们不禁忧虑当其他鱼类全部被吃光后,会不会只剩下这种凶猛的鱼类独存呢?

因为三峡大坝的阻挡,鱼类的生存空间有限,是否意味着人为的举措造成了其他鱼类的加速灭亡?

而眼看着更有经济价值的其他鱼类被杀光,仅剩下凶猛的鳡鱼存活,是否又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呢?

对于人们的疑问,专家们却提出了“无需进行干预”的建议。那么这个建议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更有道理呢?

干预还是不干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态环境的存在并非是为某一种类的个体生物服务的结果,所以提到保护和治理也不可能从单独的某一种生物角度出发。

由于其内在的一环扣一环的生物逻辑的关系,贸然施加干预很可能造成一连串的影响,导致更坏的结果发生。

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亟需保护的生物种群,除了保证它们生存的环境不受到超过一定限度的破坏以外,不应该作的更多。

即破坏其生长环境固然是错误的,但为了让它们能更好的生存过分改变环境,从而影响到其他种群的生存无疑同样是一种破坏。

比如我国最著名的保护动物大熊猫,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生存所需食物来源选择严苛,导致一度曾经濒临灭绝。

不过在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大熊猫的方法中,一定不会包括改造自然环境,人工种植熊猫所需的食物等,以这种方式扩大熊猫种群。

如今我国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不断扩大,它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经过人类的干预大熊猫能够完美的融合进如今的自然生态体系。

而非打造一个人为痕迹极重,除了大熊猫能够“安居乐业”,却不适合其他动植物生存的空间。

由于前文中提到的“环环相扣”的生态环境特点,这样做的结果自然会导致大熊猫同样无法长期稳定的生存。

联系三峡水库中的鳡鱼问题,我们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首先即使在一个人为早就的水域环境中,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在这个体系中鱼类的生长和淘汰,自然会遵循生物本身的优胜劣汰法则,即金字塔形状——最底层为各种微生物,而最高层则是如鳡鱼一样的霸主鱼类。

由于越接近塔尖,面积越小也意味着种群中个体的数量越少。看似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层和底层种群,其实同样影响着顶层的鱼类数量。

一旦其他鱼类因为鳡鱼的捕食,数量变少了以后,饥饿和自相淘汰同样会使鳡鱼数量大量减少,以符合可以提供食物的下层种群数量。

这种动态的平衡可被视作自然界的铁律,如果人为的大规模捕杀鳡鱼,很可能导致其他鱼类泛滥,到时候再治理或许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与物力。

而且在水中称霸一方的鳡鱼,并非人们印象中的“一无是处”。除了自身肉质鲜美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外,鳡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早在2012年1月,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水产养殖新闻。而这一次上新闻的知名产品,恰恰正是“丹江口鳡鱼”。

由于鳡鱼自身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势,通过科学方法养殖的干预如今已经达到年产数千吨,产值超4亿元的成绩。

结语

随着鳡鱼走向全国,当地的养殖户也从“水老虎”身上切实的得到了经济实惠。

如今我国正在探索的,是在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新路,在这条道路上如何把握人为干预的分寸,也将是这一方针的重中之重。

参考资料

《鳡鱼》

《“水老虎”带来的诱人财富》

《丹江口鳡鱼“游”进央视》

《三峡水库蓄水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水文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本文由 “脑洞馆长”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