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的话题登上热搜,一些家长随后也分享了自家两三万元甚至近十万元的暑期账单。在这些账单中,动辄上万的研学项目、指向“远方”的远途出游,每一项都价值不菲。
多位家长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告别“网课时代”后的第一个暑假,出国旅行或者参加夏令营都成为了可能。在此背景下,这成了这些年轻家长们经历的第一个“天价花销暑假”。
▲高尔夫夏校(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相关资料图)
支付暑期账单达数万元
有家长依然感到迷茫
需求,是暑期账单背后的关键词。
带着强烈的“让孩子增长见识、在社交场合中培养开朗自信”意愿,浙江省杭州市的戴女士花了7万余元,为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选择了为期14天的牛津夏校项目。
戴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夏校项目的许多具体环节上,她出手并不“大方”,花费是同行人里最少的,但总体上儿子的体验感并没有因此“打折”。在她看来,开学在即,儿子和同学交流暑假见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能实现她所预期的“开朗自信”,尽管她并不指望一朝一夕就能产生巨大效果或者转变。
北京市朝阳区的三年级学生家长邓女士也抱持同样的观点,“对我来说,没有必须要有结果,并不是暑期花了钱,开学就要变得更优秀。”
邓女士为女儿支付了4万元的暑期账单,项目涵盖云南、贵州的旅游,以及英语课、陶艺课、架子鼓课程等。她认为自己是以培养兴趣、不荒废假期为目的,是“比较松弛的教育心态”,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和那些为数学和英语得高分的父母有本质区别。”
36000元的新加坡之行、4800元的攀岩训练、9399元的7天独立营、3000余元的英语阅读外教……围绕着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女儿的需求,上海徐汇区的吴女士在这个夏天付出了总计近6万元。但她同时强调,其中只有旅游和数学是“平时没有的”,英语阅读、攀岩、游泳等都是一直在进行的“日常项目”,不是因为放假才临时参加这些项目以“填满时间”。
尽管如此,吴女士还是感到迷茫,“针对自己的孩子,怎么有体系性地去规划和指导她的学习和生活?”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就其观察,在低龄学生的培养上,“撒胡椒面”现象比较突出——周围家庭中,一个孩子有5-6个培训班很平常,比如同时会上跳舞、画画、口才、语文、英语、数学班等。
▲学生家长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暑期账单
专家建议:
别把孩子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
而研究家长的“需求”,是从业者们的“课题”之一。
任女士从事低年级学生英国夏校项目咨询工作,在她看来,此类项目是个不错的选择,“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是基本、在夏校过程中有纯正英音的交流环境,都是自然而然的。带着开阔眼界、培养兴趣的初衷出发,最后还可以在简历里留存下很有含金量的一笔。”
正因为如此,像前述的多位家长一样,一些父母选择在暑期为孩子“充电”。但是否要做到“放血”的程度,需要理性看待。“确实有很多人打趣说暑期的开始就是‘返贫’的开始,称孩子为‘吞金兽’。但其实在我看来,如果负担不起,可以选择别的方式给孩子充实假期。丰俭由人。”邓女士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烽认为,学校里的资源以学科学习为主,在暑期做一些开阔眼界的拓展,此类需求并非不合理,“对家长来讲,暑期消费是市场行为,消费得起就消费,和学习成绩、学科成绩、竞赛名次关系不大。我不认为它是一种‘内卷’。”
但王烽同时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其间有几个关键问题不能忽略,“面向青少年提供的这些服务,符不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这些孩子在经历这么高的教育消费后,获得感如何?研学团提供研学课程,如何保证质量,市场怎么去监管或者认证?我觉得这是将来要做的事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根本上讲,暑假消费中的“天价”花销,其实反映了一部分家长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他建议,还是要根据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来安排孩子的暑期活动。
“放假之后,应该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假期生活。但现在还是由家长来管理,把孩子的整个假期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看到别的家庭报什么班、去参加什么活动,也让自己孩子报这样的班、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会导致家庭负担比较沉重。”熊丙奇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孩子假期多少需要花点钱,但假期过得是不是有价值、有意义,是不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相适合,跟花了多少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发展有更多了解、对其成长发展的需求更加明确,花的钱才会更有效。”
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