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羽除了做人高调一些,孤傲一些,其他方面还是非常高明的。
【资料图】
于禁虽同乐进、张辽、徐晃、张郃并称曹营“五子良将”,也非等闲之辈,但在圆转变通上,就显得不够老到。
虽都降过,情况大不相同做同一件事,用的方式不同,效果却截然不同。
关羽是如何降的呢?曹操大军击败刘备,关羽在混乱之中保护甘夫人、糜夫人两位嫂嫂。面对无法突围的困境,不得已降曹。这就是最关键的区别,关羽不是为自己而降,是为了大哥而降。
虽然刘备曾为了赵云摔过孩子,也曾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这样的话,但如果当时关羽抛弃嫂嫂们,自己逃走,以后该如何面对刘备,面对天下人?“看情势不降是不行了,可是以后怎么办?”关羽不愧熟读春秋,扔给曹操三个条件:
1.降汉不降曹。2.善待嫂嫂。3.得知大哥下落,允我去寻找。这三个条件开得相当漂亮,毫无私心大义凛然,而且给日后留了很大的余地。曹操明显低估了关羽的意志力,想用财宝美女去腐蚀拉拢,谁知关羽一直不为所动。直到有一次曹操看到关羽将自己赠的锦袍穿在外面,仍将刘备送的旧袍穿在里面,这才死了心。
关羽降也降的硬气,走也走的潇洒,帮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以此报答丞相厚待之恩,互不亏欠,甚至后来华容道放走曹操,也被人赞为“义释曹操”。
于禁就显得小家子气了。水淹七军被关羽擒获后,于禁很痛快的就降了,反而同被俘虏的庞德却宁死不屈。消息传到曹操耳中,大为伤心:“我和于禁相交30年,反倒不如庞德”。直接领导都把于禁给否定了,旁人对于禁更是看不上了。而且在关羽败走麦城后,于禁又落到了东吴手里,这一连降了两回,在世人眼中,和“三姓家奴”吕布有什么区别?
于禁的结局也十分潦倒,曹丕登基后,东吴称臣,将于禁给送了回去,这又多了一条罪状,是被迫回归的。曹丕明面安慰,内心确对于禁十分不齿,令人画水淹七军的图画羞辱,被于禁看到,羞愤而死。
众口铄金的威力是无穷的连曹操如此英雄,都被画了几千年的白脸,骂了几千年的曹贼。他的阵营整个都是处于正义的对立面的,从上到下能有几人被后世评价甚高的?
过去的人识字的不多,各种事迹都是口口相传,晦涩难懂的史书哪比得上三国演义看的来劲?读者的认知如何,跟罗贯中怎么描写有着密切关系。作者的立场,直接影响到读者的立场。
有些事,也不能过于当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