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今天,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力度,紧盯县城、重点集镇和重要隐患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资料图片)
自然资源部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紧盯雨情水情变化,及时研判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加密预报预警频次,采取多种形式滚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进村入户到人。
此外,各地要结合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情况,组织专业队伍对地质灾害易发区、人员密集区、避险人员转移安置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动态巡查排查,做到早发现、早监测、早预警。
自然资源部也明确,各地要紧盯县城、重点集镇、学校、医院、敬老院、工棚等人口密集区,以及易发生泥石流的低洼地带等重点部位,一旦出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和极端降雨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提前撤离受威胁群众,强化风险区管控,全力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如何应对滑坡灾害?
这一轮强降雨,给北方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一步各地防治地质灾害的形势非常严峻。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高陡的地形,出现滚石和落石,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最明显前兆。
我们常说的垮山、地滑、土溜、山剥皮等其实就是地质专家认定的滑坡,是斜坡上的土石由于地震等多种因素诱发,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这是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中国地质调查局宣教中心地灾防治科普专家 周铸:滑坡发生前,山坡后缘土体出现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坡上树木歪斜,坡脚区域如果有池塘、泉水或者水井,干涸多年突然涌水,或者突然干涸,或者水变得异常浑浊、水位突变异常,这些都需引起我们的警觉,都是出现滑坡的前兆。
专家提示,强降雨之后,由于地质活动相对活跃,应减少进入山谷、沟谷,尽量不在比较陡的山坡停留。如果感觉到地面有震动时,要马上向开阔的地区逃离。
专家提示,当滑坡发生时,千万不要贪恋财物,要立即撤离;假如发生的是小滑坡,也不要着急回去清理,要等到天晴一段时间后才来处理。
(总台央视记者 谭振华)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
-
1比亚迪宋L公布售价 标配无框车窗
-
2暗黑破坏神4s1践踏山崩熊狼流德鲁伊bd一览
-
3上海复旦(01385):复旦微电收到上交所《关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
-
4拥抱无线,特斯拉正式收购无线充电初创公司
-
5龙虎榜:炒股养家、方新侠等4大游资接力太平洋,联手打造券商总龙头
-
6风云三号F星成功发射 更精准捕捉台风暴雨
-
7文明养犬“宠”我做起 鲁谷街道成立首个“爱宠俱乐部”社会组织
-
8陕西省延安市2023-08-04 17:14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9诺普信: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
10任天堂Switch游戏机销量超391万台 实现每人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