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期待“未成年人模式”发挥实效
“青少年模式”将迎“加强版”!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未成年人的利益。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青少年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内容,难免有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出现沉迷网络游戏、巨额打赏主播等不良行为,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在这个层面看,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采取必要措施,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从国家网信办指导主要网络视频平台全面推行“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到持续部署开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再到如今“未成年人模式”构筑“三道防线”,不断升级的治理措施意在堵上原有防沉迷系统的漏洞,同时也表明了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决心。一项调查发现,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均不到五成,有四成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不够明显,有一成未成年网民表示对“青少年模式”不满意,而对于此模式“形同虚设”的批评更是频繁见于报端。正因此,国家网信办适时推动这一模式的覆盖范围由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以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通过软硬件联动共同守护“少年的你”。
模式升级重在实现功能优化。细究该指南,分龄原则贯穿“三道防线”始终,旨在指导相关主体为不同年龄阶段用户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信息和服务;针对网络上不断涌现出的形形色色破解防沉迷方法,指南规定“移动智能终端应具备防绕过功能”;学习类应用程序出现网游乱象备受诟病,指南也已明确“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相较仅针对应用程序的单方面防沉迷,有望出台的新规则更具有联动性、针对性,意在更好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从而进一步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小屏幕”连着“大世界”。当前正值暑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更易高发。唯有筑牢网络安全“堤坝”、建好“未成年人模式”,才能更好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使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充沛,让孩子们以一方屏幕看见精彩世界。(静子)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
-
1第十三届河南省轮滑锦标赛 资格赛在驻马店市举行
-
2LoL 13.15 补丁可能在竞技场模式中引入了新的 OP 选秀权
-
3集生肖卡片和5福卡会一直坚持下去,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传统吗?
-
4“抢57001”次列车转运北京十渡千余名被困游客
-
5舍普琴科:切尔西季前赛发挥不错 期待穆德里克新赛季的表现
-
6偶遇福建宜居的小地方,福州开车2h,景色如画,小住几天散心挺好的
-
7【黄金收市】黄金连跌三日!美元唱多声渐响 非农来袭,金价恐大跌向1900美元
-
8TA:曼城向沃克开出第二份续约报价,希望他能够留在曼彻斯特
-
9今天将产生34枚金牌,成都大运会亮点抢先看
-
10江苏淮安:与荷“香”约 邂逅一“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