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网讯 “有时候在猪肉摊买了一块看上去挺‘红’挺新鲜的肉,拿到家再一看,这肉好像就没那么‘红’没那么新鲜了。我觉得主要是肉摊那个红红的灯的问题。”家住宁波市鄞州区的杨女士说。
杨女士说的“红红的灯”正是被不少人所诟病的肉类“美颜灯”。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自今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也就是说,这种“美颜灯”即将成为历史。
近日,鄞州区市场监管局市场合同监管科副科长娄耸雄拿着两个大大的圆形灯,走进了东裕菜市场。在一家肉摊前,他取下了之前的红色灯,换上了符合此次整改标准的LED灯。“根据《宁波市菜市场建设布局规范》有关照明的标准,肉区灯具照明要符合以下三点规范:1、显色指数不低于80;2、色温在2500-3300k;3、肉类分割台照度不低于200lx。”他说。在新灯的光照下,围观者明显感觉放肉的案板颜色没那么红了,猪肉也显示出了本身的颜色。
据统计,鄞州区共有44个菜场约5000盏生鲜灯需要更换,包括肉类交易区、熟食卤品易区、水果交易区、水产交易区等。该区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积极联系相关的生产厂家,尽快将符合标准规定生产的合格灯具安排到各个农贸市场。第一批符合标准的灯具即将到货,会先在东裕菜市场、福明菜市场等进行安装,之后逐步向鄞州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全面推进,争取在8月底之前完成鄞州中心区灯具的更换。
“美颜灯”终于要被淘汰,东裕菜场场长林军终于松了一口气,“以前我们时不时会接到消费者投诉,怀疑肉摊故意用这种灯让人看不清肉色、肉不新鲜。现在好了,里外看到的都是同一种颜色,大家都放心。”他笑着说。
(夏弦 周瑾 唐淼淼)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彭宗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