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处暑秋,相遇番禺古村渭水桥!
发布日期: 2023-08-24 02:27:31 来源: 互联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处暑来临,秋风渐起

秋风吹散暑气,人间迎来新凉

处暑

8月23日

处暑节气至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八月将末,三伏已尽,初秋炎热将结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说得很清楚,“处”就是消隐、结束,处暑者,“出暑”也,暑热正式终结。

虽然秋在名义上早已来临,但暑气只是稍减。“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气候特点是午后闷热,早晚才有风吹拂。

处暑三候

01

一候鹰乃祭鸟

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02

二候天地始肃

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03

三候禾乃登

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处暑习俗

吃鸭子、饮凉茶

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在处暑习俗里,广东人常喝很苦的凉茶,意为入秋了要吃点“苦”。

放河灯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调养生息,防秋燥、解秋乏

新秋景色虽美,但要当心“秋燥”伤人,此时人亦常有疲惫感,即“秋乏”,在增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早晨夜里外出要注意增加衣服。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处暑至

虽然暑热未褪尽

但天地间的风致已然不同

触眼所及,是满目“清”朗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在广州

有一个低调的岭南古村落

它也如同这个节气一样

清朗而宁静,古朴又诗意

走过1000年的风霜岁月

就藏在年轻的广州大学城里

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

北亭村

处暑时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村

感受它的美

横跨在河涌上的渭水桥

桥头古榕掩映

两岸有“乔门”“渭水”门楼各一座

青砖墙,红砂岩石脚

硬山顶,碌灰筒瓦

“渭桥烟雨”古韵清晰可见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上的北亭村,西、北面紧临珠江水道,村内一条名为渭水的小河蜿蜒穿过,河上有座古桥,这就是曾为“昌华八景”之一的“渭桥烟雨”所在地。北亭村党委书记梁国坤说,如今“昌华八景”只存一处,便是眼前的“渭桥烟雨”。

据闻,早在南汉,南汉王就在北亭一带修御花园,建昌华宫。当时就已有零散的垦荒者在此定居。南汉国亡后,聚居者正式在此聚族开村。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开发建设,番禺小谷围从一座农耕岛迅速变身为一座现代化大学城。北亭村作为四个保留村之一,密密麻麻建起民房,出租经济兴旺,而千年古村的底蕴与众不同:古景、古桥、古祠、古树,穿越历史时空,诉说着古村悠悠故事。

岛上小村有千年历史

“一河两岸多标致,又有龙船又有戏;又有蚬汤浸饭微,有女不嫁崔家待何时。”这首歌谣曾经流唱于北亭村,时至今日,家住北亭村渭水大街60多岁的村民崔姨还记忆犹新。

崔姓世代居住在渭水两岸,水清岸绿的景致加上丰衣足食的景况吸引了不少外地女嫁来崔家,从而衍生了这首流传已久的歌谣。

坐落于小谷围岛上的北亭村

乍一看只是条普通的村庄

但它却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更相传古时是“御花园”

2003年以前,小谷围还是一个偏居一隅的江心小岛,可如今是高校林立的教育重地。历史的长河淹没了这座小岛曾经的荣光。如果不是两座南汉帝陵被发现,小谷围曾是皇家陵园所在地的历史,恐难以重见天日。

时间回到2003年,大学城建设时有了一个意外发现——距离北亭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刘皇冢”,经过发掘并考证,被证实就是史料记载埋葬南汉烈宗刘隐的德陵。

很快,考古队又在北亭村的大香山发现了埋葬南汉高祖刘䶮的康陵。2004年,康陵的发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随后,德陵和康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称“南汉二陵”,为广州大学城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䶮,原名刘岩,是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的第三子。刘谦死后,长子刘隐继任刺史,后来梁王朱温篡唐自立,封刘隐为南汉王。公元917年,继承兄长之位的刘岩称帝,建立了南汉政权,定都番禺城。

原来驻扎兵马守陵的地方,演变成了两个村子,南亭村和北亭村。与此同时,南汉朝廷在小谷围经营数十年,于岛西南段的北亭村一带(古名“海曲”)建御花园“昌华南苑”,内有著名的建筑“昌华宫”,据称是南汉一大主要“行宫”。

《南汉书·高祖纪》对昌华宫作如此描述:“建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宝实之。”其建筑之精美豪华,藏品之丰富珍贵,可见一斑。历史推进,这些最终灰飞烟灭,却留下了“昌华”这一地名。南汉王刘岩对“昌华”二字似乎情有独钟,当年他在广州城西六里建昌华苑,范围即今西关之荔枝湾、泮塘一带。小谷围之御园在南,故称之为昌华南苑,遗址在今北亭一带。

“昌华八景”唯余渭桥越渭水

南汉亡后,在这皇家园林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后来的“昌华八景”(马步归帆、渭桥烟雨、步上水云、石基步月、荔子红云、阴阳怪石、蟹泉煮茗、东山晚望),传承千年文脉,涵载昌华故苑的诗情画意。

“马步归帆”,“马步”是指名叫“马步通津”的一条古巷,该巷西端连着建成船坞形的码头,通临珠江水系中的官洲河。过去此地很多人从事渔业,而捕鱼随潮涨潮落,夜幕降临,人们站立此处,盼望亲人归来,游人亦在此“马埗看归帆”。后来这里无“归帆”可赏,牌坊与门楼均被拆毁,现早已了无痕迹。

“石基步月”,“石基”是沿璜溪南岸堤边的一条石路,由渭水桥西桥脚起,以约1米长的花岗石板横放铺路,直通珠江河边石砌码头“大埗头”。大埗头面向烟波浩淼的水面,可停泊大型船只。今天的石基,景物已有很大的变化,璜溪门楼已毁,古迹难觅。

“东山晚望”,“东山”是指“东山庙”,地处北亭村的最南方松毛岗山腰上。几百年前,庙西山麓并无围田,山脚下不远已是海畔。夕阳西下,倚寺前栏杆远望,珠水滔滔,壮阔浩渺,映衬晚霞满天,是为“东山晚望”美景。今天,东山庙已不存在,往日广阔的河滩,现在已变成沃土,栽种了荔枝、柑橙、黄皮等果树。

……

目前,“昌华八景”中,除渭水桥尚存外,其他均已基本无存。

渭水桥在北亭崔地,俗称高桥。高约4米,长约17米,桥面用三块石板并排构成,桥下河道宽约6米。两岸建有乔门大街门楼与渭水大街门楼。

《渭水桥重修碑记》镶嵌于“桥门坊”墙壁内,叙渭水桥之由来、建毁历史,及修桥捐款人名及数目。碑文大意说:崔族的远祖亮,在北朝时为雍州刺史,曾建渭桥以便民,迨至南宋时,崔族“北溪公发迹亭山,设斯桥于宅右”。

为了纪念先祖,北溪公仍以“渭水”做桥名。桥历南宋、元、明三代,至清初已经有些倾颓,崔族人遂于乾隆十四年(1749)立秋重修,至乾隆十五年二月竣工。

时代沧桑巨变

“渭桥烟雨”诗情画意

犹在眼前

古门楼静静矗立

渭水河流水潺潺

桥边古树葱郁

桥上行人穿梭不绝

古祠留故事 记忆代代传

在小谷围岛上,藏着许多古老祠堂。据2003年的文物普查,当时小谷围岛上6条村的大小祠堂有30多座,其数量之大,保存之完整,令人诧异。北亭古时为小谷围第一大村,自然祠堂也最多。

北亭村中

自古以来就有

梁、崔、陈三大宗族的祠堂

经过历史的洗礼

如今仍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如今

对于小谷围岛上的村民来说

可能唯有在

绵长的记忆中世代相传

位于北亭村委会旁边祠堂为梁氏宗祠,该祠堂早在2005年9月,就已经入选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梁氏宗祠的祠堂大门非常气派,大门下方还有一个小门。祠堂大门之所以这么设计,那是因为旧时日常情况下,祠堂的上门并不开启,只开低矮的下门,供人弯身出入,以显示宗祠的威严与庄重。

在祠堂前面的广场上,赫然伫立着10根旗杆,每个旗杆石上面刻着梁氏族人从宋朝以来的功名和政绩,可见北亭梁氏族人人才辈出。

随后,向村子深处走去,走过渭水桥,朝珠江边,就来到了崔氏最大的祠堂——崔氏宗祠。崔氏宗祠位于北亭村渭水大街14号,2008年12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亭村,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祠堂,那就是陈氏宗祠。陈氏宗祠是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在北亭“梁”“崔”“陈”三大姓氏中,最早迁入的是陈氏族人,迁入时间约为南宋末期。陈氏宗祠位于北亭村渭水大街,从建筑风格来看,应为清代建筑,于2003年进行了修缮。

古榕如时光老人见证古村变迁

某村民表示,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夏天的时候和其他小伙伴从这棵树上跳水到珠江河里游水,这码头的水很深,这棵树应该有一百多年了。

北亭码头旁边,一棵古树葱葱郁郁,亭亭如盖

从旁边的古树名木信息牌能了解到,这棵细叶榕树已有120多年了。每天早晨和傍晚,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会来到这里玩牌,看江景,赏夕照,也有不少人坐在树荫下钓鱼,树旁的草坪上则是孩子们的乐园。

番禺区小谷围街相关人员介绍,在小谷围街,像这样登记在册上百岁的古树有15棵,北亭村最多,有6棵,南亭村有2棵。这些古树见证了小谷围从一个小渔岛演变成科教之城。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广州日报综合自央视新闻

中国教育报、岭南印象园、广州莲花山旅游区

宝墨园南苑、番禺着数

编辑:曾柔

校对:孙轶英

审核:胡普甜

复核:李思莹

签发:李文峰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