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也因
1937年6月梁思成先生
发现其为唐代遗构而举世闻名
(资料图)
期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对伉俪的故事
也为它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
如今
这里已经成为古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 晋祠圣母殿在这次行程中 我们沿着先贤们的脚步前往晋北和太原 两大唐构南禅寺、佛光寺北宋的晋祠三处辽构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金代崇福寺、净土寺元代永安寺、关帝庙、窦大夫祠明清纯阳宫、悬空寺、九龙壁完整串起【唐宋辽金元明清】木构建筑
认识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
▲ 华严寺金代大雄宝殿
///1
行程亮点
1. 行走太原到大同的14处国保单位!2. 南禅寺、佛光寺两处唐构,华严寺、善化寺、应县木塔三座辽构一行看全!3.对比学习唐、宋、辽、金、元、明、清,古代木构建筑特色!4.古建研究学者文化讲师全程带队深度讲解!2
文化讲师
宇文祭红
知名古建博主、建筑景观设计师
作为山西人对山西古建筑非常熟悉
长期研究木构建筑的斗拱、梁架等并制作结构图
3
行程概要
D1
7月25日星期二
太原市指定酒店集合
D2
7月26日星期三
晋祠(国1/宋)、纯阳宫(国7/明清)、窦大夫祠(国5/元)
D3
7月27日星期四
佛光寺(国1/唐)、南禅寺(国1/唐)
D4
7月28日星期五
朔州崇福寺(国3/金)、应县木塔(国1/辽)、净土寺(国6/金)
D5
7月29日星期六
悬空寺(国2/明)、永安寺(国5/元)、大同九龙壁(国5/明)
D6
7月30日星期日
大同华严寺(国1/辽金)、善化寺(国1/辽金)、关帝庙(国7/元)
17:00 送达 大同南站
4
费用详情
5680元/位 识别二维码报名费用包含:
讲师:文化讲师全程讲解
服务:全程领队周到服务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和文保费
交通:全程舒适空调大巴
住宿:五晚三至四星标准酒店
餐食:五顿自助早餐、九顿正餐
设备:无线讲解器
保险:旅行意外险
费用不含:
往返程大交通费用
未提及的其他费用
报名后有事退出怎么办?
1.集合日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实际未产生费用(有可能包含门票、餐费、住宿等);
2.集合日前3天以内,所有费用将无法退款。
5
行前预习
南禅寺(国1/唐)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寺宇坐北向南。寺内主要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其中, 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为唐代木构,距今1200多年。 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南禅寺大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我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堪称国宝。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推算起来,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墨书题记的两行字迹很淡,四周似乎被刮去了一层。 据实际测量,大殿面宽11.62米,进深9.9米。 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共用檐柱12根, 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 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 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 即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 殿内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动静结合,各具形态。 佛坐莲台,骑狮的文殊、坐像的普贤菩萨分列两旁,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胁侍菩萨戴璎珞,约宝环,亭亭玉立,容貌健美,耳若有闻,心似有思;护法天王,威武健壮,一边张目观察外界,一边侧耳倾听圣言。其余,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15尊塑像布满佛坛。 这些塑像,姿态自然而若动,表情逼真似有神,丰满优美,夸张适度, 衣纹简练准确,和谐流畅,一个个栩栩如生,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给人以实感和动感。 寺内,须弥座下有唐代砖雕,石塔与石狮。这些塑像,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五台山保存的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佛光寺(国1/唐)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 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佛光寺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外观简朴大方,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 在佛光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东大殿建在石台基座上, 平面由内外两圈柱,“金厢斗底槽”构造。 大殿内外柱等高,柱身都是圆形,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和升起。阑额尚无普拍枋。 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区分明显。柱头铺作出四跳,双杪双下昂,一、二跳偷心造,二四跳计心造。补间铺作简洁,每间施一组斗拱,未见坐斗。 在柱头枋上立柱,柱上把跳。内柱上的内檐斗拱一端与外檐柱头铺作的内出形式相同,内出四跳华拱以承月梁。 佛光寺肴檩下用大叉手,是现存木建筑孤例。东大殿殿内佛坛横跨5间,雕塑35尊佛像。佛坛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塑弥勒佛,右塑阿弥陀佛;左梢间塑骑象普贤菩萨,右梢间塑骑狮文殊菩萨。释迦牟尼前站阿难、迦叶,三佛前各塑4位胁侍菩萨、两位供养菩萨,佛坛前塑两尊护法金刚。35尊佛像主次有序,尊卑有别,各具神态,各尽其职。
佛光寺东大殿佛像雕塑,反映了独特的唐代风格。殿内群像,体态丰满,脸呈方圆形,腮部鼓起,脖颈短壮,胸部肌肉隆起,线条平缓。五官独特,眉毛弯弓形,细而长,嘴形端正。主佛和菩萨前额都点一红痣,是唐代装饰的一个重要标志。佛像服饰简洁、利落、干练,衣褶线条流畅,是唐代盛行的手法。
晋祠(国1/宋)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祠镇, 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 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 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 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 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窦大夫祠(国5/元)窦大夫祠,又称英济祠、烈石神祠, 位于太原市,坐北朝南,北依烈石山,西南傍汾河, 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chōu)而建的祭祀建筑, 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的祈雨场所。 整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 现存有乐楼、山门、献殿、大殿、东西厢房等建筑。 窦大夫祠坐北面南, 在平面布局和排列上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建筑手法, 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东西建筑呈对称排列。中轴线上的全部建筑都建在石台之上,层次分明。 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遗有乐楼、南殿、献殿、大殿。 南殿(山门位置)东为清代所建三间窑洞、西为窑洞二间,窑洞之上遗有清代建造的钟、鼓二楼。南殿至献殿之间东西各设配殿七间,后殿东西遗有耳殿各三间。 窦大夫祠南殿南向面阔五间、北向面阔三间, 单檐硬山顶,屋顶灰布筒瓦覆盖琉璃剪边。 柱网布列特殊,有元代建筑之特点。 北向面阔三间,其檐柱施以元代惯用的减柱和移柱相结合的布列和构架手法, 各间檐柱之间施大型阑额及普柏枋连接,柱、额用材硕大,与献殿风格一致。 献殿也称为“祭亭”,献殿建在方形台基之上,面阔、进深各一间,正方形, 单檐九脊顶,琉璃剪边(明代), 檐下斗棋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所施柱、额用材硕大,其额枋通间横跨16米之多,整体构筑浑厚气魄。 殿内所设天花藻井,均斗棋递叠而就,二层以上为八边形,一、二层为四边形,并于二层各边设神龛,构造玲珑别致。 大殿也是”明三暗五”,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方心。 七檀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棋五铺作双下昴,补间二朵。当心间辟板门,彩绘二龙戏珠图案, 门内侧有铁铸“大元国至元十二年”题记, 次间置直棂窗,殿内供窦犨坐像一尊。华严寺(国1/辽金)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辽末因为战争,寺院局部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重修。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都是当时的别都,该寺受到皇室的重视。
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 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 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 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善化寺(国1/辽金)
善化寺,俗称南寺。 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予以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始更名善化寺。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 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配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所建普贤阁。善化寺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 善化寺内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其中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特别是二十四天王像,男女老少、美丑文武,或帝王装,或臣子像,或坦膊赤足,披纱衣华似来自天竺国土;或身着铠甲,衬皮毛以抵御北国寒风。佛宫寺释迦塔(国1/辽)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1056)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释迦塔的结构非常科学,铺做层斗拱之间的柔性连接与平坐层刚性双层套筒式结构相结合,刚柔并济,保障了木塔近千年的稳定性。木塔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通过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营造出了一座富于韵律美的塔身。 梁思成曾说过,古建筑的曲线美,犹如音乐,是其它地方的建筑所不具备的。这座木塔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净土寺(国6/金)
净土寺大雄宝殿是全寺之主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重建。殿内天花藻井和天宫楼阁是小木作的经典之作。大殿的藻井布满3间殿宇的全部天花,明间为斗八藻井,正中金龙盘绕,气势磅礴。混金彩绘的天宫楼阁,采用的是《营造法式》中的制作方法,构造精美,雕工巧细。永安寺(国5/元)
浑源永安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创建于金代(1115-1234),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永安寺坐北面南,呈长方形,原有规模宏大,现后部已毁。全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 现存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配殿。传法正宗殿于元延二年(1315)在金代大殿基础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梁架用材、 斗拱制作都仿照金代规范,建筑表现了金代风格。 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 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 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浑源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线路详情点击查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