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近日,中国首家律师事务所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暨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制改革3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前海国际仲裁大厦举行。活动回溯深圳律师行业40年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深圳中小型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与“专精特新”之路,为推进深圳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启迪思路。
(相关资料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6日,深圳市律师总数为23040人,律师事务所总数为1225家,其中九成以上为50人以下的中小律师事务所。深圳律师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律师数量达到3万人,律师事务所达到1600家,行业营收规模超200亿元。
活动由深圳市司法局指导,深圳市律师协会、南山区司法局主办,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承办,深圳国际仲裁院特别支持。
1983年7月,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律师事务所——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今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改革的开始。1993年8月,深圳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复同意成立,由此拉开了深圳律师“大下海”序幕。从“国办所”到“合作所”,再到“个人所”“合伙所”。
活动中,深圳市律师协会发布了《深圳“专精特新”中小型律师事务所认定与培育方案》(2023-2025)。深圳市律协将对钻研专业领域、精细服务质量、形成特色品牌、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出成果的50人以下律师事务所给予“专精特新”认定,并在组织、经费、宣传等方面对“专精特新”律师事务所给予支持。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成为首家深圳特色化示范律师事务所。
深圳市律协正着力推进专业化建设和加强行业治理,通过回归专业、提升律师专业能力,让深圳律师能更好地服务于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深圳市律协即将发布《深圳律师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关键环节、解决主要问题,争做中国律师制度和行业改革创新的先行军,让创新成为把握行业形势、破局行业困境的根本之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锡伟
校对 | 赵丹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