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这里风光旖旎、环境优美。作为我市唯一一个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方山县瞄准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这一目标,借助“好山水”,在绿水青山间,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在这条新的产业赛道上,当地遇到了哪些发展难题?又有哪些有益的探索?请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资料图片)
庄上村和前东旺坪村是因横泉水库建设而搬迁的移民村,紧临横泉水库,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当地的种植业小有名气。高如星是庄上村的种地能手,今年,他承包了村里两个大棚,见到高如星时,他正忙着采摘西红柿。
【同期】方山县庄上村村民 高如星:以往我是打包到县城去卖,挺费力的。自从今年引进公司,就方便了,就地就能消化了,今年两个棚一年能挣万数来块钱,挺好的。
高如星种的大棚蔬菜不用出村就一售而空,得益于当地兴起的乡村旅游热。前些年,政府为庄上村投资上马了跑跑卡丁车和花海项目,为前东旺坪村上马了生态垂钓、游乐园项目。但是项目建起来了,效果却始终不温不火。
【同期】方山县前东旺坪村村委委员 安泽梅:咱们在2021年的时候,搞了一个“纵情端午 欢乐六一”的活动,活动是咱们前东旺坪村村委会组织的,投资了大约有六七万元,村委会的收益是不怎么样的,7天的活动,花了十多万元。
【同期】方山县庄上村支部委员会委员 任全喜:政府投资修建了卡丁车项目,还有花海基地项目。修好后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法运营,后来引进旅游公司,和旅游公司合作。
好酒也怕巷子深。今年,方山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对这些项目进行专业化运营。
【同期】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国伟:因为方山的庄上村和前东旺坪村山水田园综合体的项目毗邻横泉水库,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在全吕梁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这两个村子是移民村,整个乡村街道、广场、公园比较完善、整齐,所以我就选了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美丽乡村从事旅游开发。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与村庄传统文化内涵,全面利用和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和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形成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风光线。随着专业公司的入驻,旅游项目逐渐形成了引流效应。
【同期】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经理 高雪:咱们目前已开通的项目有卡丁车、游乐园、浪漫花海、木栈道、在水一方版画民宿等,而且不少项目已经产生效益了。我们通过线上的抖音、快手等,线下的公司在全市进行户外广告宣传,扩大影响力。同时,我们还会发展更多的业态,比如射击、民宿等,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这儿。
从移民搬迁村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庄上村和前东旺坪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同期】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严蓉蓉:我就是这个村的,目前是销售岗位,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这边工作。一个月目前收入四五千块钱,足不出户,挺方便的。
如何让两个村的农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地不仅在旅游开发上动脑筋,还在农业产业上“寻宝”。瞄准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当地准备上马艾草加工厂、艾灸养生馆,开发艾草系列产品。
【同期】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国伟:艾草加工产业这一个产业就相当于七八个产业的带动效应,辐射面非常广。这对老百姓的劳务用工,整个效益带动非常重要,大概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要把艾草加工厂和民宿建成。
除了艾草产业,当地还准备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带动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同期】方山县庄上村支部委员会委员 任全喜:修建了40个蔬菜大棚,全部种蔬菜,引进旅游公司,想让蔬菜卖个好价钱、卖得更快一些。
近年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培育精品、示范带动”的战略,方山县着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使村民共享文旅产业发展红利,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延链富民,带动群众多环节增收。
记者:耿瑞山 李旭龙 王曦彤 原 众 白鹏伟
来源:吕梁电视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