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AI时代“人人几乎可写”,创意写作背负的焦虑如何破解
发布日期: 2023-06-26 23:09:44 来源: 文汇报

创意写作里,ChatGPT“抢”不走的是什么?AI时代“人人几乎可写”,创意写作人才怎么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5日,“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揭牌仪式暨“2023·中国创意写作再出发”高峰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探讨创意写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在中国高校落地生根的十余年,创意写作从寂寂无闻到如今上百所高校建立相关学科体系,写作这一概念正被重新激活。2009年国内首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培养作家的同时,更着力于为影视、出版、广告、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泛文化产业市场打造“人才蓄水池”。

“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群中心,拥有多元写作空间,城市历史与作家呈共生关系,都市环境塑造出别样的文化品格,有利于挖掘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鲜活人物形象。”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呼吁,对介于现实物理空间与作家想象空间之中的虚拟空间予以更多关注,他认为科技发展利于挖掘都市生活更多彩侧面,进而能拓展写作学科的新边界。

活动现场,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何建明受聘担任研究院院长,现场同期发布《中国创意写作白皮书》与第二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征文启事。“回望与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十余年交集,既见证了这一学科从草创到壮大历程,亦感念于该学科敢为人先的领跑姿态。”何建明直言,当下文学创作还远远不够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难以满足新时代对文学的期待,“创意写作的出现打通了引入作家驻校教学的机制,但能否培养新一代写作者,培育越来越多知名作家,关键还在于教学思维是不是同步创新。”

许道军教授透露,《中国创意写作白皮书》是对过去十数年间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全面总结,以时间轴为主线,以事件为驱动,着眼“大事记”,关注创意写作发展过程中“第一”“唯一”“首次”“重大”“关节点”等事实。“在创意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在做的和能做的,大部分恰恰是这个学科承认文学可以被教、可以被学、可以被模仿的那部分。但人工智能只能提供选项而不能作出选择,即使选择也是无意或被动的结果。”许道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文字工作最宝贵、难以替代的特质核心,是作家在众多可能里,选择出能够建构自己理想人性世界或相反的材料,并将它们处理为唯一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

超级工具ChatGPT降临后,仍在飞速迭代进化,或将成人类“辅脑”,人机交流成新趋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俊从当下人工智能热出发,畅想创意写作的教学课堂能否引入人机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探索前沿创作模式。

因未列入传统中文学科目录,目前创意写作只能挂靠其他学科。“有的高校自设隶属现当代文学的二级学科点,但创意写作研究范式与现当代文学并不完全一致。其学科正当性和话语权尚存困境。”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旭光教授指出,创意写作是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培养需要的新人文学科,且不断发展壮大。打造复合型、创造型写手,恰满足呼应了文学艺术及文创产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我强调创意写作的当下性,尽量让学子熟悉当下写作状况,熟悉同时代人的文学感受,建立可模仿的创作模式、类型、意识,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屏瑾看来,需依托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较为完整的文学史视野,同时扩大写作概念内涵,帮助不同行业在原有轨道基础上提升写作能力。“创意写作内涵需扩展,在新的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写作内涵已有了很大改变,我们虽然让学生毕业论文提交小说,但小说可能只占将来创意写作的很小一部分,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在各自轨道上对创作有不同要求,如何帮助到他们,是我们一直在摸索的。”

“2009年以来复旦大学通过写作工坊训练、故事新编、现代散文到非虚构实践等努力,对中国化理论资源进行开发。”复旦大学副教授张怡微回顾了复旦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在类型文学创作研究、经典文学改写、大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汤拥华教授提出,创意写作学科有助于激活创作、实现传统中文系学生的“文学梦”,以华师大创意写作课程为例,要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以理论创新感受时代前沿,以才情连通文学传统,二者结合,守正创新,充分激发写作潜能。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