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门,撬动一个街区,五角场街道如何打造睦邻街区?
发布日期: 2023-08-19 13:06:11 来源: 百度新闻

无论是在创智农园里插秧、收玉米,体验当农夫的悠闲,还是在国定支路睦邻街区参加充满烟火气的邻里活动,抑或在家门口的“人人讲堂”“人人会客厅”里享用“烟火气+书香味”的文化大餐……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有许多这样“小而美”又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它们见缝插针地嵌入各个角落。8月17日,在“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这些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共同体,了解杨浦在人民城市建设道路上的探索成果。

一扇自治共治的“睦邻门”

大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社会阶层的差异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化。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通过自治共治消除多元主体的隔阂,促进彼此的融合,五角场街道打造的“睦邻门”案例给出答案。


(资料图)

在五角场社区的创智坊和国定一小区交界处,有一扇共建共治“睦邻门”,它连接着新旧两个小区。“睦邻门”打破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围墙”,还有居民之间的“心墙”。多年来,一直没有联系的两个社区,因为这扇“睦邻门”而联结在一起。开门以来,两边的居民不仅交流多了,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区营造中。2019年,五角场街道还争取资金进行国定一旧小区整体美丽家园改造,完成楼体粉刷、路面重铺、墙壁透绿、生命通道拓宽、停车位增设等,还添置了睦邻广场、睦邻亭等便利的公共设施。

睦邻门的开启让两边居民尝到了自治共治的“甜头”,促进了社群的融合,双方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睦邻门”解决了同一片街区居民互动往来和资源共享的堵点、痛点,打通了阻隔往来之门,也打通了民意所向的“共治之门”、群众之间的“感情之门”和为民服务的“民心之门”。

作为五角场街道近年来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指导的基层治理经典案例,睦邻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8年被评为首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2023年入选央视《基层治理新答卷》专题片。

用足有限资源更好服务“全人群”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而且有一定的排他性,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能顾此失彼,要尽可能用足用好有限的公共资源,打造尽可能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产品,照顾好“全人群”的需要,这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指向。

国定支路周边的小区大多是老旧小区,房子空间少,饭客厅合一,大家需要一个交友、交流的空间,同时,老旧小区租房相对便宜,除了老人,还有很多b站、大创智的白领、年轻人,他们也需要在社区找到归属感。我们坚持“群众就是顾客”理念,把食堂、菜场、医疗点、客厅、书屋、讲堂都集约在一块儿,让群众少跑路,享受一站式服务。

人人会客厅就是这么一个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社交需要、“全人群”共享、具有社区会客功能的空间。集党群政务服务、睦邻文化活动、读书交友活动等为一体,从0-3岁幼托到儿童乐园,从青年中心到为老综合体,在人人会客厅一应俱全,实现了服务对象由原来的“为老”向“全人群”的转变。

人人讲堂则是街道通过排摸整合国定支路上的社区公共空间资源,通过城市微更新改造未被利用的畸零角落,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策划建设的社区文化新地标。在人人讲堂设计规划阶段,街道充分凝聚周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用好人大“选民接待日”、团工委“吾友治慧堂”“五位一体”会议等平台,利用周末时间累计举办20余场意见建议恳谈会,多次向周边居民、白领、大学师生等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居民、学生等群体的需求和意见,社区居民、在职党员、志愿者、中小学生共同化身“编外规划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最终确定人人讲堂的外观设计、功能定位、活动内容等。每年开展不少于100场活动的“人人讲堂”也真正实现了“为了人人”。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胡幸阳

题图来源:杨浦区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