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质情况不稳定?全省城市地质调查正在进行
发布日期: 2023-09-09 02:12:16 来源: 南方+

今年以来,广东有感地震频发。笔者查阅省地震局月震情概况获悉,截至今年7月,广东已发生3级以上地震9次,其中震级最大为3月8日发生在河源市东源的4.5级地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全国经济、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建立保障地质安全的监测预警网络尤显必要。今年年初,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夏俐围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断裂稳定性监测预警网络提交提案。日前,该提案获省地质局答复。

建议设立“大湾区城市地质安全大数据和预警中心”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多组断裂控制的断块型三角洲。”夏俐在提案中提到,过去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活动的强度和危险性被低估了。

根据广东省地质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探查研究》项目,以及佛山、中山等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发现,珠江三角洲存在晚更新世和中全新世两期第四纪断层,分别发生于距今18~14千年和7.5~5千年,且两次断层活动均伴有强烈的地表破坏,产生范围广泛的砂土液化、地裂缝、山体滑坡等灾害性地质现象。北界为瘦狗岭断裂,南界为眉山——庄头断裂的 “珠江断裂束”,在距今7500-5000年间的中全新世出现过显著活动,直接导致原南北流向的古珠江在金沙洲一带发生近90度大拐弯,改道向东流经狮子洋出海。

“基底断裂或断块的突发性失稳,会造成大规模地面破坏。对于城市而言,这类地质事件引起的后果会十分严重。”夏俐说。

如何才能保障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地质安全?夏俐建议,对珠江断裂束及已知基底断块(断裂)的不稳定区,和部分次稳定区,开展大比例尺的探查和研究,综合评价基底断块(断裂)活动对城市地质安全的影响,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建设大湾区城市群基底断块(断裂)稳定性监测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城市地质安全预警系统,设立“大湾区城市地质安全大数据和预警中心”,负责开展断块(断裂)稳定性的计算和模拟研究、进行断块(断裂)活动预警系统的研发等。

2025年实现21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

对于上述建议,省地质局在答复中回应表示,该局已在2017年至2019年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探查研究项目,对珠江三角洲断裂断块及其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的探查研究,有效地厘定了珠江三角洲主干断裂的位置、规模、空间形态特征,取得了系统的断块型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活动性证据,为下一步对本区基底断裂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在建设大湾区城市群基底断块(断裂)稳定性监测网络方面,省自然资源厅在会办意见中介绍,《广东省城市地质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5年)》已于2018年10月印发,并在全省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广州、佛山、河源、惠州、中山五市及江门市新会区、清远市清城区两区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全省其他地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正在开展。根据上述实施方案,2025年我省将实现21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城市地质调查将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地质调查,集成已有信息,建立信息平台,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地壳稳定性和城市地质安全。

省地质局参与了省自然资源厅全省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答复中提到,该平台将汇聚各地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及省级三维地质模型等成果,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全空间等技术支持下,实现城市地质资料信息的集成管理、分析处理、共享服务和决策模拟等,为政府部门在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壳稳定性和城市地质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余嘉敏 通讯员 邵启文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